2017年前三季度,南雄“四上”企业就业人员同比有较大回落,三季度我市“四上”企业期末从业人员31318人,同比减少1967人,下降5.9%。
一、“四上”企业就业人员变化情况
(一)各行业就业情况变化
在19个行业中,7个行业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有增加,5个行业从业人员有不同程度降幅,7个行业从业人员持平。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员最多,增加330人,增长370.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124人,增长49.4%;第三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员153人,增长16.5%;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同比也略有增长,增员88人,增长15.4%。减员最多的行业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本期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原有企业退库,无新企业入库,从业人员为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本期减员减员101人,下降6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从业人员同比减少294人,下降37.6%。增员最多的前三行业均属于第三产业,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我市吸纳就业的主体。
附表: 2017年前三季度南雄“四上”企业就业情况
行业指标 |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人) | |||
本期 | 上年同期 | 增减绝对数 | 增长率(%) | |
总计 | 31318 | 33285 | -1967 | -5.9 |
(一)农、林、牧、渔业 | 0 | 0 | 0 | 0 |
第一产业 |
|
|
|
|
(二)采矿业 | 274 | 276 | -2 | -0.7 |
(三)制造业 | 19558 | 19084 | 474 | 2.5 |
(四)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488 | 782 | -294 | -37.6 |
(五)建筑业 | 6062 | 8898 | -2836 | -31.9 |
第二产业 | 26382 | 29040 | -2658 | —9.2 |
(六)批发和零售业 | 1250 | 1185 | 65 | 5.5 |
(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51 | 152 | -101 | -66.4 |
(八)住宿和餐饮业 | 1067 | 1016 | 51 | 5 |
(九)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0 | 0 | 0 | 0 |
(十)金融业 | 0 | 0 | 0 | 0 |
(十一)房地产业 | 660 | 572 | 88 | 15.4 |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75 | 251 | 124 | 49.4 |
(十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081 | 928 | 153 | 16.5 |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0 | 0 | 0 | 0 |
(十五)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419 | 89 | 330 | 370.8 |
(十六)教育 | 33 | 0 | 33 | 0 |
(十七)卫生和社会工作 | 0 | 0 | 0 | 0 |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0 | 52 | -52 | -100 |
(十九)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0 | 0 | 0 | 0 |
第三产业 | 4936 | 4245 | 691 | 16.3 |
(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明显增多。
前三季度,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下滑明显,减员2658人,同比下降9.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长较多,第三产业增员691人,增长16.3%。从产业占全部“四上”就业人员的比重看,第二产业占比84.2%,同比下降3%,第三产业占比15.8%,同比增长3%,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提高。
(三)三季度以来各行业企业退库入库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四上”企业入库工作扎实推进,对一些己不符合“四上”条件的企业坚决退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到应统尽统,纳入“四上”企业网报中。截止三季度末,我市退库不纳入统计的“四上”企业6家,其中住宿和餐饮业1家,批发和零售业2家,服务业3家。新增“四上”企业11家,其中服务业3家,工业1家,批发和零售业2家,住宿和餐饮业3家,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各1家。在新增企业中,服务业企业是主力军。
二、当前“四上”企业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四个”重点,“三个”突破为着力点,深化改革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加强风险防控,经济运行健康有序,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提升。然而,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人民对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要求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我市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严峻,就业面临着新的压力。
(一)“四上”企业就业人员下降。截止三季度末,我市“四上”企业就业人员同比下降5.9%,减少1967人。从业人员下降一方面是因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一些企业取消县市一级填报,统一由地级统计部门上报数据,造成该行业就业人员大幅下滑;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一些落后的产能企业优胜劣汰,从业人员再次走向市场,面临再就业问题;同时由于企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用工需求缩减。
(二)重点领域和支柱产业的高科技人才缺乏,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高端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和紧缺资源,各类高端人才在各自的领域,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引领着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市重点领域和支柱产业企业存在高端人才招不到、留不住的局面。究其原因,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缓慢,深层原因是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不相对应,总量不足和人才分布不合理并存,高精尖人才短缺和企业需求动力不强并存,缺乏引领产业创新、升级的高科技领军人才,缺乏庞大的、高水平的高技能和实用性人才队伍。
三、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就业形势,我市要扎实抓好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就业率。
(一)不断完善创业创新机制,着力抓好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加大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加强与韶关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合作,搭建服务平台,优化创业环境,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
(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化解严重过剩产能,制订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对工业园区的“僵尸”企业建立工商注销及资产处置的“绿色通道”,推动园区提质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和扶持第三产业发展,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行业的需求扩大,延长旅游产业链,打造亮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加强重点领域和支柱产业的人才引进工作。有征对性地引进一批在精细化工、现代农业、电子商务和文化旅游等三大领域具有高新技术和领先地位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拔尖人才。
(四)着力提高再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对就业困难人群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撰写人:袁静
注:“四上”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及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