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雄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落实省委“一核一带一区”战略部署和“1+1+9”重点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福祉持续增进,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一、综合
根据韶关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3.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5%,经济增速居韶关各县(市、区)第三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641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877美元),同比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81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23.02亿元,增长12.5%(其中,工业增加值16.09亿元、增长20.9%,建筑业增加值6.93亿元、下降6%);第三产业增加值59.01亿元,增长6%。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31.9%和43.1%。三次产业结构为28:20.2:51.8。
表1: 2019年南雄市地区生产总值(GDP)
单位:万元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0.6%,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5.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5.1%,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0.4%,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7%,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累计上涨2.9%,涨幅比上年扩大0.8个百分点。分类别看,消费品价格上涨3.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7%,食品价格上涨10.3%,非食品价格上涨0.7%。
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呈现“六升两降”: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8%,衣着类价格下降5.1%,居住类价格上涨0.8%,交通通信类价格下降0.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1.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2.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8%,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7.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135人,转移就业10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税收收入3.69亿元,同比增长9.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财力1664元,比上年增加149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38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教育支出6.17亿元,增长1.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65亿元,增长16.5%;卫生健康支出6.51亿元,增长40.5%;城乡社区支出3.74亿元,下降4.9%;农林水支出5.77亿元,下降27.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21亿元,增长28.9%;科学技术支出0.17亿元,增长18.1%。民生类资金支出31.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9%。
二、农业
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13亿元,同比增长5.6%。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03亿元,同比增长7.0%。
说明:图3中的农业增加值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1.12万亩,同比增长2%;粮食总产量20.19万吨,同比增长9.5%。其中,全年水稻播种面积42.998万亩,同比增长1.7%;水稻总产量18.36万吨,同比增长9.8%。黄烟种植面积9.1万亩,同比下降2.5%。烟叶总产量1.49万吨,同比下降2.7%。油料播种面积12.145万亩,同比增长3.2%;油料总产量2.77万吨,同比增长2.8%。蔬菜播种面积12.4万亩,同比增长8.95%;蔬菜总产量20.22万吨,同比增长9.6%。
生猪出栏43.7万头,同比下降14.1%;存栏27.98万头,同比下降3.2%。家禽出栏1049.29万只,同比增长16%;存栏213.13万只,同比增长10.3%。肉类总产量4.72万吨,同比下降7.7%。水产品产量1.74万吨,同比增长1.8%。
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6209吨,同比下降0.11%。
农药使用量785吨,同比下降0.25%。农业机械总动力45.91万千瓦,同比增长1.46%。
表2: 2019年南雄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73.42亿元,同比增长23.3%。实现工业增加值16.09亿元,同比增长20.9%。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4.1%。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9.71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国有企业10.8亿元,增长97%;股份制企业38.19亿元,增长13.1%;外商及港澳台企业0.72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4.86亿元,同比增长7.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39亿元,同比增长25.3%,增速在韶关各县(市、区)排名第一。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3.68亿元,增长21.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0.398亿元,增长1.79倍。工业支柱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2.83亿元,同比增长19.1%;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2.82亿元,同比增长9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2.55亿元,同比增长6.2%;造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1.46亿元,同比增长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末资产103.16亿元,同比增长4.4%;主营业务收入49.34亿元,同比增长23.8%;主营业务成本40.57亿元,同比增长22.7%;全年实现营业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润总额2.13亿元,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平均用工5745人。
年末园区入园企业11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家。其中,试产及投产企业88家。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7.18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工业增加值5.397亿元,同比增长61.5%。园区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7%和33.5%。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家,上市企业3家。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9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年末全市有资质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25家。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24亿元,同比下降2.7%;实现增加值4.92亿元,同比下降17.4%。房屋施工面积149.2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9%。其中,新开工面积76.7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3%。房屋竣工面积41.1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下降13.5%。分投资主体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投资下降9.4%;外商及港澳台经济投资下降96.6%;民间投资增长3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9.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4.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6.2%。
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4.4%。其中,工业技术改造项目投资下降19.6%。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0.9%。
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8.3%;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同比下降3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同比增长37.2%。县属投资同比增长5.8%。
园区完成投资10.4亿元,同比下降36.1%。其中,工业投资完成9.35亿元,下降38.2%;基础设施完成1.06亿元,下降8.5%;设备投资完成1.1亿元,下降86.7%。
全年完成房地产项目投资17.38亿元,同比增长39.1%。商品房销售面积35.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4%。其中,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33.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5%。商品房销售额18.67亿元,同比下降14.9%。其中,住宅商品房销售额17.11亿元,同比下降13.8%。
五、贸易和外经
年末限额以上批发企业5家;限额以上零售企业13家;限额以上住宿企业8家;限额以上餐饮企业9家。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26亿元,同比增长8.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7.96亿元,增长2.1%;零售业零售额51.28亿元,增长10.2%;住宿业零售额0.82亿元,下降11.7%;餐饮业零售额5.18亿元,增长3.9%。
全年限上批发业销售额21.6亿元,同比增长21.7%;限上零售业销售额2.69亿元,同比下降0.7%;限上住宿业营业额0.48亿元,同比增长8.9%;限上餐饮业营业额0.34亿元,同比增长72.5%。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9565万元(8489.8万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出口总额53019万元(7557万美元),增长12%;进口总额6544万元(932.8万美元),下降37.7%。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个。合同吸收外资465万美元,同比下降14.2%;实际利用外资85万美元,同比持平。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498.987公里(公路密度107.43公里/百平方公里)。实有公共汽(电)车70辆。其中,新能源汽车50辆。实有出租汽车40辆。全年新注册汽车3817辆。其中,载客汽车3483辆;载货汽车334辆。
年末全市有邮政局(所)21个。其中,市区2个。全年订阅销售各种报纸170.93万份,同比下降3.5%;邮政快递收件量27.202万件,同比下降2.9%;邮政快递派件85.41万件,同比增长40.1%。
全市旅游景区19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2个。全年接待旅游人数553.51万人次,同比增长10.8%;旅游总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12%。接待国际旅游者人数725人次,同比增长13.8%;旅游外汇收入96.31万美元,同比增长11.2%。全市有星级宾馆4家,星级宾馆客房总数433间。珠玑古巷至梅关古道入选“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2019-2023年)名单”,邓坊镇被评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七、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42个。其中,市区17个。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3.12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25.32亿元,同比增长9.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0.78亿元,同比增长20.4%。全年发放住房贷款33.46亿元,同比增长32.99%;发放农业贷款40.61亿元,同比增长16.5%。年末金融存贷比43.39%,同比提高5.1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保险机构12个。财产保险投保85963户,同比增长0.5%。农业保险承保额39.38亿元,同比增长87.5%。财产保险赔付支出2910万元,同比增长11.2%。人寿保险投保103398人,赔付支出2400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拥有普通中学19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小学35所,幼儿园6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教育入园率101.81%,小学毛入学率100.4%,初中毛入学率111.34%,高中毛入学率99.16%。全年各级基础教育招生15563人,同比减少15.3%;在校学生65210人,同比增长0.06%;毕业生17212人,同比下降2.33%。
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729人。其中,本科生321人。当年毕业生281人。其中,本科生121人。当年招生249人。其中,本科生89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844人,毕业294人,招生766人。
基础教育专任教师4320人。其中,城区1891人,镇区1828人,乡村601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109人。其中,中级59人,副高级31人。
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效明显,市第四小学、机关幼儿园碧桂园校区和财贸幼儿园雄东路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新增优质学位近1200个。开通“农村校园公交”专线94条,启用幼儿园校车服务。被评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
年末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28家,科研开发机构35个。全年专利申请360件。专利授权24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6件,实用新颖授权137件,外观设计76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8个。公共图书馆1个,建筑面积12565平方米,馆藏图书25万册。博物馆1个,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全市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47670平方米。有线广播电视用户93010户。全市有文物保护单位51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15个;县级34个。
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346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8个;门诊部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个;诊所、卫生所和医务室5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村卫生室266个。实有病床总数1562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247人。其中,执业医师585人;注册护士1024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1.2%。
市第二人民医院、120急救指挥中心、市人民医院综合住院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实现全覆盖,被确定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
全市有250米田径场20个。组织体育健儿参加地级市以上运动会1次,获得奖牌57枚。其中,金牌27枚、银牌18枚、铜牌12枚。
十、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2019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63元,同比名义增长6.7%。按常住地划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83元,名义增长6.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20元,名义增长9.7%。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3:1。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2156人(含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14280人,同比增长1.5%。参加失业保险21741人,同比增长0.6%。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8219人,同比增长4.1%。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82199人,同比下降1.39%。年末离退休人员18739人,同比增长5.6%。
全市有敬老院18所,供养人数125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025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02人。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个,收养床位数50张。年末有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组织209个。
十一、人口、资源、环境
年末南雄市常住人口33.93万人,同比增长0.5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8.9%,比上年提高0.72个百分点。全市户籍人口49.2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98万人;乡村人口34.2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157人,人口出生率12.17‰;死亡人口3123人,人口死亡率6.17‰;人口自然增长率6‰。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326.1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20.38平方公里。年末耕地总资源43357.04公顷,其中,水田29333.82公顷,水浇地76.05公顷。
全市林地面积158614公顷,森林面积152649公顷,生态公益林总面积74693公顷。全年造林面积2842.9公顷。森林覆盖率65.62%。林木蓄积量881.83万立方米。全年林木采伐量2.51万立方米。
建立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市级森林公园2个;县级森林公园13个。自然保护区5个,规划总面积212.02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53.54公顷。全市园林绿地面积425.59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96.91公顷。
全市水土流失面积269.91平方公里。当年治理水土流失10.1平方公里;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3宗。
全市气象观测场(站)32个。全年降雨量1447.4毫米,比上年减少6.6毫米。年平均气温20.6 ℃。全年日照时数1676.5小时,比上年增加5.2小时。年极端最高气温38.2℃,年极端最低气温1℃。年平均相对温度78.7%。
全社会用电量7964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用电2622万千瓦时,增长1.6%;第二产业用电44193万千瓦时,增长10.5%(其中,工业用电43187万千瓦时,增长11.6%);第三产业用电13138万千瓦时,增长12.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9688万千瓦时,增长6.5%。其中,城镇居民用电8200万千瓦时,增长5%;乡村居民用电11488万千瓦时,增长7.6%。
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94.85%。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7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城市PM2.5浓度29微克/立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42天,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6.88%。烟尘控制面积12.49平方公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5.69%。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断面比例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注:
[1]本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500万元;限额以上批发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法人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法人企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法人企业。
[4]按美元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参照省的年平均汇率计算。
[5]本公报中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国家统计局韶关调查队发布的韶关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6]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和登记失业率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南雄市支行;外贸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南雄市分公司;科学技术、专利数据来自市工信局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气象数据来自市气象局;水利、用水和水土流失治理数据来自市水务局;用电量数据来自广东电网韶关南雄供电局;测绘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局;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旅游和体育等数据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卫生健康及人口计划生育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局;低保、社会组织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韶关市生态环境局南雄分局;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南雄调查队;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