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关于南雄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时间:2015-07-14 10:50:00 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2015318在南雄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南雄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王友华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是我市加快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优质增长,提高开放水平,推动绿色发展,办好民生实事,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13.4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3.6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45.5亿元,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23.436.839.8调整为21.4:38.5:40.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园区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

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35.8亿元,同比增长24.2%;实现工业增加值34.8亿元,同比增长18.8%。园区一期入园企业达103家,试投产企业80家,规上企业达到63家。园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7.3亿元,增长37.5%,实现工业增加值24.7亿元,增长35.8%。园区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71%71%。二期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已完成征地5700多亩,平整土地4000多亩,跨高速公路桥、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三)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现代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21.2万吨,同比增长2.4%;肉、禽、蛋等农产品全面增产;收购烟叶27万担,收购资金达3.3亿元。横江等灌区改造、凌江河等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共447家,家庭农场14家,累计出资总额达1亿元。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9.4亿元,同比增长4.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达1.5万元,同比增长16.8%

(四)旅游产业加速发展,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成功举办了2014年韶关“金秋旅游嘉年华”•南雄首届银杏旅游文化节暨“康绿宝杯”帽子峰山地自行车体验赛、大雄禅寺开光十周年暨三圣殿开光大典和南雄市首届姓氏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并被授于“中国姓氏文化名都”的称号。全面推进竹博园生态旅游区、主田两岸花博园、珠玑古巷新停车场、梅关古道、帽子峰林场等旅游建设项目。全年我市接待游客277万人次,同比增长26.5%;旅游总收入18.96亿元,同比增长27.7%。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亿元,同比增长11.6%

(五)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8亿元,同比增长17.3%2014年共安排重点项目41个,完成投资约4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70%,成为投资保持增长的重要支撑点。赣韶铁路于930开通运营,南雄站场已投入使用;犁牛坪风电项目已完成升压站选址和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华电南雄热电冷联供项目已列入广东省2014年度火电项目方案;彤置富水泥项目已开展社会风险评估工作。

(六)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民生支出进一步加大

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58亿元,同比增长17.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4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用于民生支出12.8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达69.8%。教育支出4.6亿元,增长19.2%;社会保障和就业增长支出1.9亿元,增长11.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5亿元,增长31.7%

(七)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民生保障继续加强

教育民生工程取得新突破,投入1.5亿多元建设新的教育“四大”民生工程全面启动,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图书馆新馆、2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下沉式舞台、各级电子阅览室等建设稳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有序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不断强化,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社会保障明显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7.2万人、38.1万人。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671人。“扶贫双到”工作扎实有效,全年落实帮扶资金近1.2亿元。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增长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既有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特征认识不深刻的主观原因;二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人均占有量低;三是项目建设力度还不大、发展要素制约依然存在;四是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五是城镇困难群众就业等问题仍然凸显,社会事业发展任务依然繁重。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生态发展这一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旅游旺市、民生优先、生态城乡、姓氏名都、法治南雄”六大战略,顺势而为、乘势而起,全力以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做大经济总量,为建设生态富裕法治文明和谐的粤北门户城市而努力奋斗。

总的判断,今年我市发展仍将面临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冷热不均”的态势还将持续,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省内看,振兴“粤东西北”工作全面推进,将为我市发展带来新机遇。从我市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利因素进一步增多:一是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势头良好,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工业主导作用逐渐显现。二是享受“原中央苏区县”政策取得重大突破。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外优惠贷款资金时,我市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目前我市水利、交通、教育、卫生项目已享受这一政策。省政府也连续下发了两个含金量极高的80号、104号省府会议纪要全力推进原中央苏区县振兴发展。三是东莞南城街道与我市进行全方位的帮扶对接及共建产业“园中园”,将有力促进我市产业转移园区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四是生态旅游经济蓬勃发展,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商贸经济加快形成。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不断牢固,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动力不断增强。

基于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及我市发展基础的分析,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综合考虑我市加快发展的需要,并与中央、省、市的预期目标和我市“十二五”规划目标相衔接,提出我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安排如下: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4%(工业增加值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

——农业总产值增长4%;

——工业总产值增长19%;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

——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增长10%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0%;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9‰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2015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擦亮“原中央苏区”牌,坚定不移走生态发展道路。主要任务是: 

(一)  坚定不移发展生态工业,加快工业强市步伐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以生态产业集聚建设为重点,努力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努力培育一批生态示范性强的龙头企业,以点带面拉动园区企业全面发展,把园区工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突出发展节能环保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着力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集中精力抓好华电热电、彤置富水泥厂、犁牛坪风电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大力支持金叶包装、绿洲公司、乐华陶瓷等重点企业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总量。三是坚守“生态保护红线”,重点引进一批“低能耗、高效益、零污染”的大企业、大项目,同时积极扶持引导现有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走生态、低碳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二)坚定不移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和扶持以金友集团等为龙头的有机、绿色种养业及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主动联系莞韶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南雄品牌农产品全面直供、专供东莞,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二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田基本建设,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项目的组织实施,争取早日发挥效益。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做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抓好农村综合改革和幸福村居创建工作,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三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依托优质稻、有机蔬菜等优势农产品,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坚定不移发展生态旅游,推进实施旅游旺市战略

一是优化旅游发展布局。依托现有珠玑古巷、大雄禅寺、龙华山温泉、瑶坑广东省委机关旧址和帽子峰坪田银杏等优质旅游资源,优化整合形成“古色”旅游区、宗教祈福精品旅游区、温泉养生度假胜区、红色文化体验区。二是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帽子峰、坪田银杏景区道路、农家乐和土特产一条街等配套建设,打造银杏观光旅游产业带;加大旅游项目开发力度,加快推进主田两岸花博园、竹博园、茶头背水庄岭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新的旅游精品项目;加快锦绣花园酒店、广府人之家酒店建设和大型商贸物流中心、旅游购物商场,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三是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以中国姓氏文化名都的优势认真办好每年一届的姓氏文化旅游节,认真做好旅游项目策划包装和宣传推介,提升南雄旅游形象。同时,主动融入韶关“大南华、大丹霞、大南岭、大珠玑”旅游圈和加强与周边重点客源城市有效对接,提升区域旅游整体效应;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全面提升旅游行业服务水平。

(四)坚定不移发展生态城乡,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是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以建设“蓝天、碧水、青山、绿地”的生态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完善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优化城镇发展路线图。二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着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无害化填埋场、镇级垃圾中转站、村垃圾收集点建设;狠抓节能减排工程,突出抓好珠玑纸业、污水处理厂、禽畜养殖业、涉重金属企业和水泥厂等重点企业落实节能减排与污染防治措施,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技术改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项目。三是大力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加快建设雄州森林公园和实施以“两江四岸”、城市主干道为主的美化亮化工程,提升城乡宜居品味。

(五)打好“苏区牌”和“生态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牢固树立抢抓机遇意识。牢牢抓住国务院批准实施《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以及广东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等系列重大政策机遇,打好“原中央苏区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这两张牌,用足用活各种优惠政策,争取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城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获得更多中央和省的项目资金支持。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园区在建项目的投产,以及广东省化工产品电子交易物流中心、建材五金综合大市场、绿洲公司6条自动化生产线等项目。同时紧紧抓住我市园区扩园成功的契机,加快二期园区的开发建设,围绕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主导产业,重点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提升产业集聚能力。三是做好项目储备和招商工作。加快实施“十二五”规划项目并谋划一批“十三五”规划项目,扎实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到项目“研究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在加大项目招商和项目引进的力度上,更要注重项目管理、项目服务和项目落实工作,以二期园区为主战场,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逐步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

(六)全力抓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谋划发展蓝图

“十三五”规划是贯彻落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是建立以“十三五”总体规划纲要为统领、专项规划为支撑的发展规划体系。在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二是切实谋划落实好一批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点项目,突出重点项目申报工作,力求我市“十三五”期间在项目建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三是加强研究论证,广泛听取意见,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组织编制好规划纲要和各类专项规划,做好与国家、省、市规划的衔接,使“十三五”规划成为一个符合发展实际、凝聚人心的规划蓝图,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绿色发展和科学发展。

(七)坚持不断改善民生,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全面加强各项民生和社会事业建设,努力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全力以赴做好下一阶段扶贫工作,确保顺利通过2015年省总检。继续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标准。以城乡居保为主线,加强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经办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医保管理水平。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加快推进爱国卫生工作。推进市中医院住院大楼二期工程建设,努力完成黄坑、主田卫生院业务楼建设。做好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工作,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农村和城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加快改善教育民生。积极推进新的教育“四大”民生工程建设和南雄市第一小学运动场、黄坑中心小学综合楼等工程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投入使用。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育民、惠民、富民的作用。积极推进妇女儿童、档案、史志、审计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打造和谐幸福新南雄。 

各位代表,完成明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毫不动摇坚持走生态发展道路,一心一意谋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将按照这次大会批准的工作目标,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实现2015年的各项预期目标而努力奋斗!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主要指标及术语简介

 

1、国内生产总值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货币表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的最主要的综合指标。通常讲的经济总量指的是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率指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有三种方法:从生产角度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之和;从收入角度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之和;从支出角度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之和,消费、投资、出口被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原则计算,其等于本国(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国内生产总值实际(预计)完成数一般以当年价计算,增长数按可比价计算。

2、当年价格及可比价格

当年价格是指报告期提供产品或服务方与购买方的成交价格,如工厂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商品零售价格、服务价格等。按当年价格计算,是指一些以货币表现的物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等),按照当年的实际价格计算总量,使这些指标能与当年的币值、收入分配、消费、积累等可比,便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分析研究和决策。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进行对比时,因为包含有各年间价格变动因素,不能确切地反映实物量或服务量的增减变化。因此,在计算速度时都使用按可比价格计算的数字。

可比价格是指在不同时期的价值指标对比时,均使用同一价格计算(目前我国是以2010年为基期的可比价格),以扣除价格变动因素,从而确切表示物量的变化。

3、产业

根据国家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前我国的产业部门划分为三大产业: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具体含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具体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各行业划归为第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例或比重,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构成的重要指标,其中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4、增加值

增加值指常住单位生产(或服务)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折旧)。从生产角度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从收入角度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这个指标反映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满足他们生活需要的情况,是研究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流通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5、固定资产投资额

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指标。按现行的投资计划管理体制分,固定资产投资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按投资构成分为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购置、其他费用(含土地购置费、设计费等);按所有制性质分为国有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其它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的总和。这个指标反映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满足他们生活需要的情况,是研究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流通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7、发展速度、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也称为发展指数,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根据两个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的对比而得。由于比较的基期或标准时期不同,发展速度可分为定基(即根据需要把对比的时期固定在某一年份,如1949年、1978年、2000年等)发展速度和环比(即对比的时期为报告期的上一年)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是反映社会经济增长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报告期的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或100%)。目前,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程度,一般用使用增长速度。

8、物流

就是物品的空间移动,即按照用户的要求,将物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

9、城镇登记失业率

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同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之和的比。

10、人口自然增长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11、经济新常态

2014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01411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在习近平看来,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4129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九个方面来理解“新常态”。

12、中央苏区

中央苏区,亦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指在1929年至1934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赣南和闽西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20105月,南雄市被中央党史研究室认定为“原中央苏区县”,是韶关市唯一被确认的原中央苏区县。

扫一扫
关注政务微信
扫一扫
打开手机版
Baidu
map